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零点看书 > 现代都市 > 贾桓项少龙勇猛果敢小说

贾桓项少龙勇猛果敢小说

贾桓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”“贾府贾桓,自请戌边,勇气可嘉,朕心甚慰。”“今敕封其为嫖姚校尉,领兵三千,出征漠北,望汝不负圣望,建功立业,扬我大楚神威!”“钦此!”荣禧堂内,大太监苏培盛满脸严肃的宣读圣旨。“微臣领旨!”贾桓伸手接过圣旨。在场众人却是惊讶不已。千古以来,只有一个人被封为嫖姚校尉,或者说,嫖姚校尉这个职位其实是为他而设立的。这个人,便是大汉冠军侯——霍去病!元朔六年,年近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嫖姚校尉,随卫青已经出征匈奴,首战大捷,俘获匈奴两千,其中包括匈奴的相国、当户,单于祖父辈籍若侯产、单于叔父罗姑比等,一战扬名,流传千古。因此,霍去病也被世称为霍嫖姚。嫖姚校尉可不仅仅是一个军职,他蕴含的意义非同凡响。不得不说,...

主角:贾桓项少龙   更新:2025-01-24 09:16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贾桓项少龙的现代都市小说《贾桓项少龙勇猛果敢小说》,由网络作家“贾桓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”“贾府贾桓,自请戌边,勇气可嘉,朕心甚慰。”“今敕封其为嫖姚校尉,领兵三千,出征漠北,望汝不负圣望,建功立业,扬我大楚神威!”“钦此!”荣禧堂内,大太监苏培盛满脸严肃的宣读圣旨。“微臣领旨!”贾桓伸手接过圣旨。在场众人却是惊讶不已。千古以来,只有一个人被封为嫖姚校尉,或者说,嫖姚校尉这个职位其实是为他而设立的。这个人,便是大汉冠军侯——霍去病!元朔六年,年近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嫖姚校尉,随卫青已经出征匈奴,首战大捷,俘获匈奴两千,其中包括匈奴的相国、当户,单于祖父辈籍若侯产、单于叔父罗姑比等,一战扬名,流传千古。因此,霍去病也被世称为霍嫖姚。嫖姚校尉可不仅仅是一个军职,他蕴含的意义非同凡响。不得不说,...

《贾桓项少龙勇猛果敢小说》精彩片段


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”

“贾府贾桓,自请戌边,勇气可嘉,朕心甚慰。”

“今敕封其为嫖姚校尉,领兵三千,出征漠北,望汝不负圣望,建功立业,扬我大楚神威!”

“钦此!”

荣禧堂内,大太监苏培盛满脸严肃的宣读圣旨。

“微臣领旨!”

贾桓伸手接过圣旨。

在场众人却是惊讶不已。

千古以来,只有一个人被封为嫖姚校尉,或者说,嫖姚校尉这个职位其实是为他而设立的。

这个人,便是大汉冠军侯——霍去病!

元朔六年,年近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嫖姚校尉,随卫青已经出征匈奴,首战大捷,俘获匈奴两千,其中包括匈奴的相国、当户,单于祖父辈籍若侯产、单于叔父罗姑比等,一战扬名,流传千古。

因此,霍去病也被世称为霍嫖姚。

嫖姚校尉可不仅仅是一个军职,他蕴含的意义非同凡响。

不得不说,贾桓的确被便宜老爹的手笔吓到了。

他只是求一个军中的职务,方便出征罢了。

但经过贾敬一番运作,就让太上皇和当今圣上封他为嫖姚校尉,这是何等的能量!

看来,贾府未必如他想的那般不堪!

“贾校尉。”

“陛下对你自动戍边一事大加赞赏。”

“特命我送来二十具精钢甲及乌珠穆沁马十匹。”

“望你尽心尽力,早日建功立业,扬我大楚国威。”

宣旨刚刚结束,大太监苏培盛就笑着凑近贾桓,殷切叮嘱道。

“诺,末将必定不负陛下圣恩。”

贾桓面上虽然一副忠君爱国的热血青年摸样,但心里却十分不屑。

堂堂天子,出手竟这么吝啬,也好意思拿出手。

“苏公公一路劳顿,想必也累了,不如入内喝口水?”

一旁的贾珍上前,露出谄媚的表情。

然而,苏培盛却摆手拒绝了:“不必了,咱家还得去下一家宣旨,不宜久留,就此告辞。”

“我送公公出去。”

贾桓也是个机灵的,送人出去的同时,不经意就将一张银票送进了苏培盛的袖间。

那是大楚最大的银号大通银号出具的五千两银票,可以在任意一个大通银号分栈提取五千两白银。

有时候,这些贪婪的太监是有大用的。

尤其还是正雍帝最为信任的大太监苏培盛。

或许是察觉到贾桓的动作,苏培盛脸上笑意更浓了,对这个年轻人的好感更甚。

反倒是做为宁国府主事的贾珍被二人不约而同的遗漏了。

区区一个蒙祖荫,承袭三品爵威烈将军的纨绔子,如何能让掌管楚清宫的内相高看两眼?

大楚承袭大明,勋爵制度以公侯伯子男为最,公侯皆为超品,于地位上比正一品官员都高。

其下,伯子男分为三等,非世袭不可传承;再往下便是将军爵,分为三品,一品为最,三品最次。

堂堂宁国府传续四代,贾敬手里还是世袭一等神威将军,但到了贾珍手里,就只剩下一个三品威烈将军了。

而且,这个三品威烈将军并不能世袭,到下一代,连这个爵位都没了。

“父亲。”

“他们....”

看着贾珍的脸色见见黑成锅底,贾蓉露出怯色。

“哼,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废物东西!”

“若是你敢自动戍边,今日这封赏就是你的!滚!”

贾珍心里憋着一团火气,又不敢对苏培盛发,只能冲贾蓉发火了。

“是。”

贾蓉被骂了一顿,只能一声不吭的跑开,身形极为狼狈。

这一对父子就像猫和老鼠,积威深重。

.....

另一边。

贾桓将苏培盛送出府后,转身便回了自己的小院,半点都没有理会贾珍等人的意思。

“二爷!”

怜月、小五等几个仆从急忙赶过来。

“嗯。”

“小五,你去通知褚禄山,明日卯时,让他带着三千大雪龙骑于郊外与我汇合。”

“对了,让你准备的东西如何了?”

贾桓直接开门见山道。

“禀二爷。”

“您交待的事已全部完成。”

“爷给的五万两白银,我全都暗中收购了大量的牛羊,遣人制作成肉松,足以供给三千人食用数月有余。”

“另,购置牛乳,制粉约两千石,寻得熟悉漠北地形的向导六人。”

小五事无巨细的禀报道。

“好,做的不错,即刻命人将东西送往燕山。”

“你亲自前带队押送。”

深深的看了小五一眼,贾桓沉声道。

“是。”

小五立马转身离开了东院。

肉松是蒙古铁骑用以征伐亚欧的绝对法宝。

每年秋季,蒙古人会杀掉老弱的牲畜,经过一系列处理后,一头牛或羊就被做成肉松,贮藏在羊皮做的小袋子里,可以保证一个人几个月的口粮,食用时只需要泡水即可。

至于奶粉,同样是补充体力的好东西。

招募向导,这是远征塞外的必要步骤,也是贾桓从霍去病身上学来的经验。

昔年,霍去病征伐匈奴,每每以轻骑侵入草原,远走数百里甚至上千里,总是能寻找到敌人,不至于在草原迷失方向,依靠的便是匈奴向导。

在这么短的时间内,要想做到万无一失,必然是不可能的。

所以,贾桓只能凭借记忆,尽量去做足准备。

打从一开始,他见贾敬就是为了今天做铺垫,跟着大军厮杀怎能有创造滔天战功的机会。

相反,游离在外,自行寻找战机也许能获取像霍去病一样的不世功勋。

目送着小五离开后,贾桓将目光聚集到了怜月身上。

怜月是跟随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婢女,同样习文练武,聪明伶俐。

有些事情,他不便出面,倒是让怜月出面,极为合适。

“爷出征后,你肩上的担子很重,小五是个性子直爽,不适掌间。”

“唯你心思机敏,故爷将此重任交予你手。”

“朝廷明面上有锦衣军,暗地里却不止一只间者机构。”

“正雍帝手下的血滴子,太上皇手里的潜龙卫,还有多罗亲王手里的将作营。”

“其它四王八公十二侯,元从勋贵底下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些探子。”

“因此,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发展,最忌一字,那便是隐。”

“爷,您的意思是?”

听到这话,怜月那温婉的脸上露出了一抹耐人寻味的狡黠。

贾桓看着她,继续道:“间者无外乎从事情报收集、暗杀等活动。”

“世人徒爱金钱、名利,男子更是困于美色。”

“神京之内有欢场,开几家青楼用以收集情报,非但不会引人注意,反而还能受到许多人庇护。”

“再借以青楼之名,勾连小五所开车马行、镖局,名为送车押镖,实为间者。”

“昔年,秦之一字,横绝天下,此间者机构便以黑冰台为名吧。”

“爷在房中留下了一万两黄金及间者训练之法,全数交与你手。”

“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将青楼、车马行、镖局开遍大楚两京十三省,再寻机外拓。”


“几位世兄。”

“事出紧急,有些话,勇冠侯来不及说,就由我替他来说。”

“贾家自他出征后,所有人必须低调,无事莫出家门,东府安排照旧。”

“三百新月骑将把守东府、西府,保证贾家的安全。”

随即,牛继宗看向贾赦三人,郑重嘱咐道。

“几位世弟放心,桓哥儿的嘱咐,我们一定遵循,绝不违背。”

贾赦当即表态道。

旁边的贾政、贾珍亦是点头应声。

“嗯。”

牛继宗点了点头,也没再管他们。

众人各回各家,各找各妈。

……

荣国府,荣禧堂。

自从景阳钟响起后,贾母及众多媳妇、姑娘就已经醒了。

一个个心神不宁,端坐堂中,焦急的等待着。

林黛玉、惜春却不再此列,她二人昨夜便得了贾桓,依旧安然入睡,但是贾府众人并不敢职责二女,毕竟谁都知道惜春可是贾桓的心头肉。

“老太太,大老爷,二老爷,珍大爷回来了!”

门外,丫鬟的声音刚刚响起。

只见三道身影先后入了荣禧堂,贾赦、贾政、贾珍每个人的脸色都极为凝重。

这一个早晨发生的事太多了,而且太匪夷所思,让他们有些反应不过来。

“怎么了,这是?”

贾母看三人情绪低落,不由得开口问道。

“怎么不见桓哥儿?”

眼尖的王熙凤一下子发生了盲点。

一时间,堂内众多小辈、媳妇、姑娘的目光立马聚焦到了贾赦三人身上。

贾赦摇了摇头:“回母亲的话。”

“今晨,景阳钟大响,辽东总兵率一万骑遭女真鞑子伏击,全军覆没。”

“二十万女真鞑子越过辽河,正在进攻辽东镇前线,局势危在旦夕。”

“桓哥儿蒙太上皇亲点,领十万征东军,并开国勋贵一脉,赶赴辽东,支援边镇。”

“现下,大军已经开拔。”

什么?

闻言。

堂内众人尽皆脸色骤变。

尤其是贾母听见辽东二字,心神动荡不安。

贾家一脉从初代宁、荣二公开始到先荣国公贾代善,整整两代半人死在了辽东苦寒之地。

甚至有很多人的尸体都埋在了关外。

辽东这个地方对于贾家来说,那就是永远的痛。

好不容易贾家出了一个麒麟儿,现在又跑到辽东去了。

试问,她们如何能不担心呢?

“二弟,那件事便由你来说吧。”

这时,贾赦看向贾政,询问之意很明显。

“嗯。”

贾政点了点头,转而开口朝贾母说道:“母亲。”

“有件事,我们需要和您说一下。”

咯噔!

看着贾赦和贾政的小动作,旁边的贾珍更是讳莫如深,贾母心中隐隐有些不安。

“从今日起,我们贾家和史家再无瓜葛。”迎着贾母的目光,贾政一字一句地说道。

轰隆!

这一消息好似晴天霹雳打在荣禧堂内。

邢夫人、王夫人、尤氏、贾琏、贾蓉、李纨、王熙凤、秦可卿等人尽皆脸色大变。

贾母更是老脸含怒,质问出声:“老大,老二,珍哥儿。”

“你们可知你们在说些什么?史家乃是贾家姻亲,如何能没有瓜葛?”

“母亲。”

贾政被这么一质问,满脸苦涩,难以开口。

无奈之下,贾赦只能自己解释,毕竟伸头一刀,缩头也是一刀。

“母亲还是问问两位舅老爷做了些什么吧?”

“史家出身开国一脉,本为四王八公十二侯之一。”

“二位舅老爷今日在宫门前,跑到文官堆里捧臭脚。”

“因为他们,我贾家今日成了国朝笑话,为开国一脉所鄙夷。”

“桓哥儿不得已当着开国一脉的面子,宣布了贾家日后同史家一刀两段,再无瓜葛。”

话音落下。

荣禧堂内一片死寂。

贾母老脸满是惊慌的说道:“为何,为何会如此?”

“桓哥儿,他怎敢?”

“母亲。”

“若是今日桓哥儿不这么做,恐怕被开国一脉开革的便是我贾家了。”

听到这话,贾赦直接被气笑了。

堂堂勋贵一脉,什么时候要跑到文官去卖脸?

“母亲,桓哥儿说了,若您顾念亲情,不如将湘云接到府中教养。”

“左右二位舅老爷也不喜欢湘云。”

一旁的贾政看见贾母被气得有些喘不上气,赶紧补充了两句话。

贾母脸色这才渐渐好转,老眼有些颓唐道:“老二,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。”

“四丫头走了,她那个院子正好空着,腾出来给湘云丫头住吧。”

“是。”

贾政哪里还敢拒绝,立马答应道。

“对了,母亲,还有一件事。”

“从今日开始,贾家两府将阖府关闭,仅开角门容奴仆出入。”

“府中无论子弟、媳妇,任何人不许离开,只准在府内呆着。”

贾赦又一番话掀起了堂内的轩然大波。

谁曾想贾家竟然要闭府,这怎么可以?

“这是何意?”

贾母一脸惊恐的看着贾赦三人。

贾赦摇了摇头,将实情完全吐出:“今日朝会,开国一脉威逼陛下,定了出征之事。”

“桓哥儿于金銮殿上斩杀义忠亲王一脉三品大员兵部侍郎。”

“想来此刻仇家正寻机报复,若是不闭门关府,以待桓哥儿。”

“稍微出点差池,我等毫无还手之力,阖府上下,老的小的众多,怎生是好。”

“三百新月骑日夜轮值,守卫两府,绝不给贼人可趁之机。”

“在这里,我要特地提醒琏哥儿、琏哥儿媳妇,不管外面有什么勾当,统统停了,小命为重。”

说到这。

贾赦用警告的眼神看了贾琏和王熙凤一眼。

贾琏夫妇脸色骤变,变得有些惨白。

“桓哥儿,他……”

贾母被接二连三的消息冲击到了,竟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。

见状,贾珍上去打了个圆场:“老太太,桓哥儿走之前吩咐了。”

“东府演武场已经修葺好了,留了上好的乌珠穆沁马,也有一些弓箭兵刃。”

“家中姊妹、媳妇若是无聊,可前去东府演武场玩耍。”

贾母脸色这才稍微缓和了些,摆了摆手:“也罢,外间诸事,我不便插手。”

“既是桓哥儿吩咐的,便就这么做了,关府即是。”

时至现在,她发现府中已全是贾桓的影子。

自己就算想要插手,也没办法插手,因为步子迈的太大,根本不是贾母能够涉及的存在。

索性一不做二不休,权当了甩手掌柜,儿孙自有儿孙福。

就在这时,贾政突然上前一步,目光落在了王夫人身上。

“今日,当着大家的面,我只说一次。”

“府中事务,你不要再管了,全交由琏哥儿媳妇、珠儿媳妇去管。”

“你平日喜欢看那些佛经,正好腾出时间去读读。”

“老爷!”

王夫人满脸不敢相信的看着贾政。

“老二,你这是何意?”

贾母看懵了。

这不明摆在要剥夺王夫人的一切,将她圈在府中吗?

究竟发生了何事,需要如此大动干戈。

其余人更是满头雾水,摸不着头脑,唯有贾赦、贾珍知晓内情,摇了摇头。

“母亲。”

“今日朝会,云中伯年羹尧被命为辽东镇总兵,我那位大舅哥便是副总兵。”

“目下已随大军赶赴辽东,而这便是拜淑珍所赐。”

“若再放任她,他日不知招来多少祸端。”

“我最后再说一遍,若你不知悔改,仍要兴风作浪,那便送去水月庵。”

轰!!!

贾政此话一出。

满堂皆惊。

都中不少勋贵世家都有供养家庙的习惯,贾家也不例外。

初代宁、荣二公在都外购置了土地,兴建了水月庵和铁槛寺。

铁槛寺是供奉灵位之地,旁边还有贾家都中一脉的阴宅福地。

水月庵则是贾家女眷求神拜佛之地,此外,亦是为了安置那些不安分的家中女眷。

一旦送入水月庵,那便就意味着发配,从此一生只能在庵中陪伴青灯古佛。

“啪!!!”

闻言。

王夫人瘫倒在地,双眼无神。

她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自己的一念,引起了这般恶果,王子腾竟真的被发配至最危险的辽东。

假如王子腾死在了辽东,她还有何颜面下去面对父母、长辈。

“来人,送夫人回院。”

见状,贾政眼中也有一丝悲戚,但他不得不为,只得招了招手。

几名丫鬟搀扶着王夫人,返回荣禧堂内院。

紧接着。

堂内众人依次散去,既然要闭府这么长一段时间,很多东西都要提前准备。

例如:粮油米面、胭脂水粉、绸缎面料等等。

贾府上下主子加在一起至少有近百人,西府这边交给了王熙凤和李纨,东府则是尤氏、秦可卿负责。

一时间,两府上下极为忙碌,唯有宁国府东院依旧一片平静。

自贾桓离开,东院就彻底封锁了。


“还有你们,辽东都司负责监管地方、总兵府。”

“你们能告诉我为什么这家伙轻而易举的掌控了锦州,还能入住总兵府?”

贾桓继续问道。

那穿着官服的六人同样额间冒汗,不敢回话。

“真棒!”

“来人!”

刹那间。

贾桓大喝一声。

二十名大雪龙骑齐齐出身,一把将那七人全部摁在了堂中,同那位辽东副总兵跪在一起。

“侯爷!侯爷,您这是…”祖通天等人一下子慌了。

“唰!!!”

那旁边的大雪龙骑齐齐抽刀。

寒芒照耀了整个总兵府节堂。

“勾结外敌,出卖国朝利益,该杀!”

“斩!”

只见贾桓大手一挥。

八名大雪龙骑同时挥刀。

“噗嗤!”

八颗人头瞬间落地,鲜血喷涌而出。

整个堂内一下子充斥着浓郁的血腥味。

突如其来的剧变震惊了在场所有人,一众辽东军将无不神色骇然。

辽东镇副总兵、辽东都司指挥同知都是从二品,指挥金事、参将则是正三品。

三名国朝从二品武将、官员,五名正三品武将、官员,就这样一句话都没来及说,被斩杀在当场。

这简直太可怕了!

“侯爷。”

“大敌当前,您把辽东副总兵和都司指挥同知都杀了,还怎么御敌?”

一名参将忍不住开口说道。

很显然,在场剩下的那些参将、卫指挥使全都是这个态度。

昨天,总兵刚死,今天又死了副总兵,这仗还怎么打下去。

“年兄,该你出场了。”

贾桓没有理会那些人的议论,而是朝年奠尧看了一眼。

辽东镇毕竟不是他的直属管辖地域,他真正的管辖军队是十万征东军。

所以,慑服这些辽东军将的任务应当交予年羹尧,这位新上任的辽东镇总兵。

“唰!”

此刻,年羹尧赫然出身,站在所有人前面。

淡淡道:“下面该我介绍一下自己了。”

“鄙人国朝云中伯年羹尧,奉陛下旨,任辽东总兵。”

“这位是辽东副总兵。”

他甚至没有忘了把旁边的王子腾一并介绍。

咯噔!

众多辽东军将心中齐齐一震。

没想到伴随着征东大军和勇冠侯贾桓的到来,辽东镇竟然迎来了新的总兵和副总兵。

这下子,他们想当土皇帝的梦想再度破灭了。

“总兵官。”

“就算是国朝勇冠侯、征东大将军恐怕也没有随意处置国朝从三品官员的权利吧?”

就在这时,一名参将赫然出身质问道。

“是啊!”

“哪有这个道理!”

一旁还有十几名卫指挥使附和出声。

“哗啦!”

然而,年羹尧还没表态,贾桓顺手抽出怀中的横刀,对准前面那名参将一刀劈下。

“啊?!”

伴随着凄厉的惨叫声,那名参将的头颅直接被劈成了两半。

旁边的大雪龙骑同样抽刀上前,刀光猎猎,哀嚎惨叫声不断。

瞬息间。

十几名卫指挥使全都被砍死在堂中。

血腥味更浓了。

“来人,拖下去。”

贾桓将刀插回刀鞘内,环视剩下的辽东军将。

那些辽东军将浑身一抖,连直视他的勇气都没有。

开玩笑!

一言不合就杀人,这才过了有半炷香吗?

总兵府节堂已经死了不下三十人,变得宽敞了许多。

“本侯告诉你们。”

“今日之所以来这,只有一件事,那便是抗击女真鞑子。”

“二十万女真鞑子犯边,一个都不能活着回去,这是你们和本侯要做到的事情。”

“此役,没有战损可言,本侯将会冲在最前面,如若本侯身死,尔等不许后退,继续冲杀。”

“直至辽东十五万大军死光,方可言撤退。”

“明白吗?”

嚯!!!

一众辽东军将全都倒吸了一口冷气。

这哪里是来抵御东虏的?这简直是来拼命的?

照这样子打法,辽东军还能活下几个人。

“一个个都是大老爷们,别像个娘们一样,磨磨唧唧。”

“本侯就问一句话,干不干!”

“不干的话,站出来,本侯现在就送你一程。”

注视着众人,贾桓面无表情的说道。

在场所有人都能清除的感觉到他话语间的绝对真实。

“干!!!”

一时间,所有辽东军将大声应道。

不管是为了活着,还是为了怎么样,他们都必须做出这个选择。

见状,贾桓嘴角微微勾起了一丝弧度,直接走出了节堂。

“年兄,这里就交给你了,明日太阳升起之前,我要看见一个完整的辽东镇。”

“是。”

闻言。

年羹尧嘴角露出一抹苦涩,应道。

死了这么多人,必须要立刻安排上替补将领,否则便会影响到战局。

贾桓拍拍屁股走人,烂摊子可全都留给他了。

当夜,大楚九边第一重镇辽东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
一名参将、十六名卫指挥使齐齐换人。

辽东镇总兵官三等云中伯年羹尧、副总兵王子腾派出源源不断的信使,前往各个卫所。

除义州卫、广宁卫、大凌卫之外,所有卫军全部集结到了锦州,十五、万人浩浩荡荡。

锦州,一处宅院内。

由于年羹尧已经上任,贾桓便不好再鸠占鹊巢。

只能离开总兵府,在城中选了一处院子,暂时做为休息地。

“唳!!!”

就在这时,黑夜中突然响起一阵尖锐的鹰啼声。

“主公。”

“都中有急信。”

褚禄山匆匆接过猎鹰送来的信件,赶紧交给了贾桓。

“嗯?”

贾桓瞬间眉头微皱,打开了信件,而后脸色变得越发阴沉。

手中信件重重的砸在桌上,冷冷道:“好一个正雍帝。”

“为了将本侯绑上他们的战车,居然不惜用这种手段,赐封贾元春为贤德妃。”

“同时收纳了元丛一脉吴家嫡女、工部侍郎之女。”

“这是打算同时分化开国、元丛、文官三脉,借助三脉的力量去压制义忠亲王。”

“我倒是不知道咱们这位一向对女色瞧不上眼,一心只为皇位的陛下还有这等心思。”

“主公。”

“宫中探子传来消息,此事乃是邬思道所提,现在该如何是好?”

听到这话,褚禄山脸色也有些难看,继续询问道。

原本,贾桓的打算是整合开国一脉,用作自身造反的食粮,并无意插手朝堂争斗。

元丛一脉、文官一脉都是太上皇的忠实附庸,义忠亲王一脉则是针对当今陛下,与他们何干?

可现在,正雍帝封贾元春为贤德妃,地位仅次于一后二贵妃,天下扬名,谁人不称赞皇恩浩荡。

这么一来,义忠亲王一脉必将贾家视作眼中钉、肉中刺。

到时候,元丛一脉和文官一脉因为自家嫡女地位不济,同样会将贾家视作对手。

贾家携开国一脉,同时面对三股庞大的朝堂势力,这简直是四面楚歌的削弱版。

“妖人邬思道?!”

“呵呵!”

“传信都中,命探子把这位皇帝智囊的生平传扬开来。”

“用最短的时间告诉天下人这个屡试不中,游幕为生,最后被陛下视作先生的人物。”

“他送了我这么重的礼,我自然不能慢待了这位妖人。”

双眸幽深,贾桓淡淡道。

“诺。”

褚禄山当即应道,但他并未转身离家,而是脸上再度浮现忐忑之色。

问道:“主公,那贤德妃?”

荣国府二房嫡女已然入宫封妃,贾家身为皇室外戚的事实已经改变不了。

这里面涉及到很多事情,全都需要仔细筹谋。

“哼!”

“贤德妃,好大一份富贵。”

“我这位堂姐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。”

闻言。

贾桓眸中闪烁着寒芒。

旁人都道贾元春贤孝才德、雍容大度,但没有人知道她自小由贾母教养,不但学会了王夫人的伪善,更兼具贾母那一身宫斗技术,不可谓不厉害。

像这样的人入宫,成为一皇二后之下的贤德妃,恐怕才是贾元春最想要的。

在红楼世界原著结局中,正雍帝得知秦可卿是义忠亲王生在外面的庶女,遂迁怒贾家。

可秦可卿的身份从来就不是一个透明物件,别说正雍帝,就算是贾家人都不清楚。

普天下,能够知晓秦可卿身份的人仅一掌之数。

唯有同秦可卿自幼相识,且对其充满了好奇的贾元春会将这一疑点展露出来。

贾元春打从被封妃的那一刻起,心里就只剩下正雍帝了。

什么贾家,她根本不在乎,她甚至帮着正雍帝从贾家获取利益,暗地里拖累贾家。

千古以来,皇室妃嫔省亲本就惯例,可这种省亲大部分都是越低调越好,唯独到了贾元春这,场面异常浩大,若说贾元春丁点不知,那才是真的匪夷所思。

唯一的解释就是贾元春得知了真相,但她选择了帮助正雍帝。

因为,进入后宫的女人只有皇帝一个依靠,除非诞下皇子,参与皇位争夺。


“三妹妹是个聪明人。”

“在这两府中,王夫人、琏二嫂子都不及你。”

“只是,聪明人往往会被自己的小聪明捂住了双眼。”

注视着探春,贾桓意味深长的说道:“出身嫡脉、庶脉这本天生,无可改变。”

“有些事,你想摆脱,但是摆脱不了,只有用霹雳手段强行改变。”

“你可明白?”

轰隆!

这番话就像是晨钟暮鼓重重的击打在探春心头。

过往,她总是想着靠近王夫人,游走于贾府一干核心人物中间。

从未想过去改变赵姨娘,从来只是劝说,而未曾从马道婆的角度出发。

一者,她为人子女,不敢严厉对待父母;二者,她多少有些嫌弃自己的出身,不敢面对。

岂知再如何靠近王夫人,那一道天堑都无法改变。

与其如此,还不如直面出身,坦然视之,大大方方去改变。

“二哥哥。”

“我明白了。”

说着。

探春再度朝贾桓深深一躬,态度极为诚恳。

见状,贾桓微微一笑,探春不愧是一个好苗子,稍微一点拨就明白过来了。

精明能干,有心机,能决断,放在后世,这就是妥妥的女强人模板,只可惜还是受到了时代背景限制,封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,有些作茧自缚了。

现在,这层茧一部分被他出手破去,一部分交由探春自行决断,探春还是选择了破去。

不得不说,这让贾桓对她的好感又多了几分。

恐怕将来,这贾家在新朝的秩序维护还需要这位二妹妹多加看护。

就在这时,几名新月骑在荣国府的作为一下子掀起了轩然大波。

二姑娘迎春院里的嬷嬷、小厮、下人一个不落,全部被押去了宁国府。

“这哥儿倒是个心善的,对姊妹一个都不差。”

贾琏房中,王熙凤听见这件事,脸上露出一丝莫名的玩味。

本为王家嫡女的她对于贾家的看法并不像外人眼中那般和谐。

无非是百足之虫,死而不僵。

她和王夫人在某一点的认知上趋同,那便是王家才是真正的依靠。

可这一点自从贾桓出现以后,就得到了剧变,贾家出现了第三支勇冠侯府。

勇冠侯府做为国朝新晋豪强,短短几十年不可能衰退,依靠着贾桓,贾家的未来一下子变得不可知。

不过,王熙凤看见贾环等人能够在东院学习,心中隐隐有了些不一样的心思。

“平儿。”

“你且亲自去照看一番,别让那些个刁奴翻了天。”

“是,奶奶。”

旁边一个穿着素白锦缎面子的俏丽丫鬟应声离去。

此刻,新月骑已经麻溜的把人都拘到了东院,一个个丫鬟、嬷嬷、仆人都吓得嚎啕大哭。

“二哥哥!”

迎春见后不忍,想要出言求情。

然而,贾桓嘴角含笑,一句话堵住了她:“我与二妹妹讲个故事可好?”

“好耶!好耶!哥哥,我要听故事。”

没等众人反应过来,惜春倒是拍着小手,极为兴奋。

“哈哈。”

贾桓一把将小丫头抱在怀里,开口道:“极西之地名为欧罗巴。”

“欧罗巴有一小国,叛乱不止,一日,国王抓到了底下的叛军头目,不料却是国中将军。”

“碍于旧情,国王不忍杀之,遂流放边疆。”

“谁知那将军竟带了人回来,破国入城,将国王一家尽数诛杀,而后当了新国王。”

“几位妹妹可曾看过明时,马中锡所著《东田文集》。”

“在欧罗巴之地,亦是一本类似的书,命为《伊索寓言》。”

“《伊索寓言》有一则故事,寒冷的冬天,农夫在路边发现了一条蛇,以为它冻僵了。”

“于是就把它放在怀里,蛇完全苏醒后,咬了农夫,毒气入体,最终,农夫身亡。”

咯噔!

小院因为他讲的这两则故事陷入了沉默中。

迎春、探春若有所悟,林黛玉却是说道:“《东田文集》中有一篇《中山狼》与之极为相似。”

贾桓笑了笑,继续道:“今日,趁着几位妹妹都在。”

“做哥哥的我,为妹妹们示范一二。”

“来人,拔刀。”

“唰!!!”

霎时间。

东院内的几名新月骑赫然抽刀。

数道寒芒瞬间乍现,在阳光下映照出猎猎刀光,让人望而生栗。

“我的名声想必不用多说。”

“你们做的那些事,本侯要查,还是易如反掌。”

“念在尔等伺候贾家主子多年的份上,本侯给你们一个机会。”

“把做过的事情都说出来,可免抄家灭族之祸。”

贾桓赫然起身,怀抱惜春,俯瞰迎春院内一众嬷嬷、丫鬟、仆人,冷冷道。

迎春似乎还想说些什么,但却被旁边的探春一把拉出,向她示意,继续往下看。

然而,那一众嬷嬷、丫鬟、仆人均跪在地上,瑟瑟发抖,不敢抬头,却无一人应声。

“呵呵。”

看着眼前这一幕,贾桓冷冷一笑。

下一刻。

他大手一挥。

“唰!”

一道刀光掠过院中。

“啊!!!”

尖锐的惊叫声瞬间响彻整个院子。

只见地上出现了一颗头颅,正是迎春院中管事嬷嬷的脑袋,鲜血流了一地。

一众姑娘们吓得脸色煞白,他们自小养在府里,哪见过这场面。

探春还好,至少还能稳住心神,安慰迎春。

“一个个都不愿意说,以为爷在跟你们玩耍?”

“呵呵。”

“那就从她开始,一个个来。”

“我倒要看看有多少硬骨头。”

怀抱惜春,贾桓捂着她的眼睛,一脚踩着那颗人头,神色漠然道。

什么?

闻言。

在场众人浑身一震。

迎春院内嬷嬷、丫鬟、仆人约合十二人,除去司棋、绣橘、莲花儿,还有九人。

现下管事嬷嬷人头落地,还剩下八人,贾桓竟然要将她们挨个斩杀。

“啊!!!”

院外突然传来一阵尖叫声,打破了现场的气氛。

众人看去,只见院门前出现了一道素白色娇俏身影。

王熙凤的贴身丫鬟平儿一脸煞白的站在原地,不知所措。

谁曾想,她奉王熙凤的命令,前来送上一众嬷嬷、丫鬟、仆人的账本,却看见这般血腥的一幕。

简直让人惊悚!

“琏二嫂子让你带来的东西何在?”

贾桓看了她一眼,淡淡道。

“在……”

平儿浑身颤抖着,上一本账薄。

一旁的新月骑接过账薄,贾桓摆了摆手,示意道:“你可以走了。”

“是。”

平儿听到这话,整个人如释众负。

头也不回的朝外面走去,那身影极为急促。

彷佛东院是个恶魔窟洞,让她惊惧如斯!

“来啊!”

“把这些个刁奴做得事情——念出来。”

“诺。”

一名新月骑翻开账薄,赫然念道:“王二,正雍二年四月入府,贪污公款五两三钱,玉簪一只;沁芳,正雍二年四月入府,贪污……”

伴随着清脆的女声响起,迎春院中这八人的‘战绩’一五一十的被吐露了出来。

轰!!!

迎春整个人都傻了。

光是这些嬷嬷、丫鬟、仆人从她院中陆续带走的东西、现银加在一起至少有上千两银子。

那是什么概念?

按荣国府例,她这个二小姐一个月的例银不过数十两。

“真真是棒极了。”

贾桓冷冷道。

“饶命呀!”

“小姐,看在我们……”

地上跪着的八人齐齐磕头求饶,哀嚎声遍地。

只可惜,这个时候的迎春已经如坠九幽寒冰,浑身僵硬,无暇顾及她们。

“刁奴欺主,当诛。”

贾桓扬了扬手,几名新月骑直接八人全部拉走,就连那具尸体都被带走了。

刚刚返回东院的怜月立马安排人冲了水,将血迹拖走。

但空气中那股浓郁的血腥味到现在还没有消失。

谁也没想到几名新月骑押着那剩下的八名刁奴,在荣国府甬道中,硬生生斩杀了她们。

一时间,阖府上下,人人颤栗、恐惧。

消息传到贾母耳中,贾母只是说了一句:“做的好。”


“勇冠侯还不谢恩,太上皇这是要封你为锦衣军都指挥使。”

一旁的戴权连忙提示道。

什么?

锦衣军都指挥使?

贾桓更加疑惑了,锦衣军只有一名指挥使,正三品,都指挥使是不坐班的官职。

说白了,就是挂个名头,但是不用干活。

“朕赐予你的这块令牌在关键时候可以调用锦衣军。”

或许是猜到了贾桓心中的疑惑,太上皇冷不丁的补充了句。

霎时间。

贾桓立马躬身行礼:“多谢太上皇。”

开玩笑!

能够调用锦衣军的令牌,外加上锦衣军都指挥使。

这可就不一般了。

放眼神京,有此底牌,他都可以横着走。

“行了,老四那边还等着,朕就不留你了,且下去吧。”

“是。”

贾桓当即退出了大明宫。

果然。

苏培盛已经等候在外了。

见到他出来,连忙微笑着说道:“勇冠侯,陛下在等你。”

“好。”

贾桓一阵腹谤。

这丫的两父子,脑子是不是被门挤了,一个接着一个来。

就不知道别人折腾一天很累,需要休息的吗。

活该一个要死,一个早死。

.........

片刻后。

楚清宫内。

御宴散去小半个时辰,人都走光了,殿内只剩下正雍帝一人。

“陛下。”

贾桓微微躬身,行礼问候道。

正雍帝注视着贾桓,眼神有些莫名,开口道:“父皇叫你过去,可有吩咐?”

“回陛下,太上皇赐下锦衣军令牌,封末将为都指挥使。”

没有丝毫迟疑,贾桓直接回道。

宫中各处都是眼线,像这种事根本就掩盖不住。

就算他不说,太上皇也会命人把这一消息传出去。

索性,他自己坦白,还落得一个坦率真诚模样。

“哦?”

闻言。

正雍帝脸色微变,继续道:“贾家一门两公,实乃国朝勋贵之典范。”

“先荣国公贾代善、宁国府一等伯贾敷于元丛一役身陨。”

“朕和大楚不曾忘,亦不敢忘!”

“此番征战,你立下此等大功,贾家先辈九泉之下,必定欣慰。”

“朕对你寄予厚望,他日北伐逐虏,还望爱卿一如今日,所向披靡。”

“末将必不复陛下看重。”

紧接着。

一旁的苏培盛不知何时取出了一份圣旨。

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今有贾家子,忠贞爱国,勤勉戌边,特命其为虎贲将军,领三千骑,驻防京中。”

“谢陛下!”

贾桓当即上前接过了圣旨和兵符。

“天也不早了,想来你家中那些亲眷应当很挂念你,卿若无事,退下吧。”

正雍帝摆了摆手,一股驱走的意思。

“是。”

贾桓也没理他,转身离开了楚清宫。

注视着他远去的身影,殿内角落出现了一名坐在轮椅上的黑衣中年。

“先生以为此子如何?”

正雍帝神色凝重的看向邬思道。

眼下,他手中还真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关键人物。

贾府嫡子、勇冠侯贾桓倒是极为合适。

“陛下,我观此子虽年幼,但心思深沉,恐非容易听从之人。”

“持此利刃,一不小心可能就会伤及己身。”

邬思道意味深长的说道。

“嗯?”

“那便再看看。”

正雍帝皱了皱眉,淡淡道。

登基三年都过去了,还在乎这些时日吗?

想来没有谁比他的耐心更好。

……

“你怎么来了?”

刚一出宫门,贾桓就看见了身着月纹银甲的新月娥,不由得愣了下。

在她身后,只有十数名大雪龙骑默默等待着。

“贤侄,这就是你的不对了。”

“你都不在,人新姑娘哪里进得去宁国府。”

“所以,我就把三百新月骑暂时安排在了京营。”

没等新月娥开口回答,镇国公府牛继宗走了出来,旁边还有修国公府侯孝康、理国公府柳芳、临洮侯岳钟琪、云中伯年羹尧,几人脸上的笑容都很迷幻。

讲真的,第一次看见新月娥和三百新月骑的时候,把他们都看呆了。

国朝哪里有这般英姿飒爽的女将和女骑。

当知道这些人都是贾桓的部下时,牛继宗等人心领神会,年轻人就是会玩。

“几位叔父,岳兄、年兄。”

“你们这是....”

看到牛继宗等人,贾桓脸上疑惑之色更浓。

“哈,我们几个听闻太上皇、陛下留你有事,怕你应付不来,所以在此等候,碰巧遇到新姑娘。”

理国公府柳芳开口解释道。

“正是。”

牛继宗等人齐齐点头附和。

闻言。

贾桓心中一暖。

牛继宗他们这是担心自己年少被人算计了,因此在这保驾护航。

“几位叔父,岳兄、年兄,今日天色已晚,不如去我那喝几杯酒?”

“不了不了,家中已经安排了,今日我等就不打扰你享受天伦之乐,改日再登门拜访。”

听到这话,牛继宗等人摆了摆手,直接转身骑马离开了宫门外。

就连年羹尧、岳钟琪都被赐了府邸,正要去看看。

“嗐!”

注视着众人潇洒离去,贾桓无奈的摇了摇头。

于是,只得带着新月娥和一众大雪龙骑返回宁国府。

此时已至酉时,太阳即将落山,天色渐晚,神京并无宵禁,许多小商贩子都刚刚准备出摊。

大街上,来来往往,熙熙攘攘,倒是极为热闹。

新月娥俏脸满是好奇的打量着四周,也有不少百姓看见一个如此娇俏的女将,目露惊奇之色。

“姐姐可是觉得这神京繁华。”

“那明日,我让丫鬟带你四处逛逛可好?”

系统具现的人物大多还有前生的记忆,但年岁都在十八。

新月娥比贾桓大两岁,贾桓为表亲近,因而称呼其为姐姐。

“此地倒是比大兴繁华许多。”

环顾四周,新月娥赞叹出声。

隋时,天下最繁华的城市莫过于大兴,乃是隋文帝在长安侧动用了十余万人兴造的都城。

仅面积就达到了83.1平方公里,堪称古代都城典范。

“哈哈。”

贾桓莞尔一笑,说道:“神京并非大楚最繁华的地方。”

“要论繁华,当属金陵,就是以前的健康,等我过些时候有空,带姐姐南下看看。”

大楚承继大明,立下了两京制度,金陵也有一套政府班子。

而且,金陵并未受到战火摧残,不似神京接连被李自成、女真、大楚占据。

因而,金陵做为南方政治中枢,同样也是全国的经济中枢,十里秦淮,无处可及。

“哦?”

听到这话,新月娥脸上也有些意动。

她本以为这容纳上百万人的神京已是天下最繁华的地方,却不曾想还有更繁华的。

就在这种闲聊中,一行人过了西城坊,来到了宁、荣大街。

此刻,荣国府门前正有二十几个衣着较为华丽的仆役列队站着,突然看见十几名玄甲精骑奔了过来,瞬间脸色大变。

隔着数十步,大雪龙骑身上那浓郁的血腥味和煞气让人浑身颤栗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