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日在湖边支起画板的少年。她回想起他眉宇间那抹淡淡的疏离与温柔,看似沉静的外表,却又像一汪深不见底的湖水。 合上诗词集,她拿出随身的笔记本,翻到了那一页夹着花瓣的纸张。用清秀的笔迹在上面写道:
“初见时,如雾里看花;可却恍然嗅到一缕清香。 夏日湖畔,你的画笔勾勒了怎样的世界? 我多想成为你笔下一部分,哪怕只是浅淡的一抹色彩。”
写完这些,她自己都觉得有些害羞。要不要再主动找机会和他聊聊天?或者直接在湖边等他出现?可又想到自己这样做,是否过于唐突?柳依向来习惯把情绪藏进文字里,却不擅言表达。那天的偶然相遇像是掀开了一角心扉,让她察觉到内心的涌动;但与此同时,也生出矛盾与顾虑。
深吸了口气,她合上笔记本,努力把心中的思绪压下。课业、社团、个人写作,各种琐事接踵而至,她可以用忙碌来掩盖心里那一丝小小的火苗。但她知道,那抹火光不会轻易熄灭,只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,再度翻腾。
三、光影之旅:相互吸引与碰撞
下午的阳光从云层中倾泻下来,陈墨和苏瑾背着器材,从校园主干道一路走到偏僻的小径。他们刻意选择了一些平时不太受关注的角落——废弃的旧礼堂、野草丛生的旧操场边、甚至还有一条人迹罕至的林间小路。
“有些地方虽然破败,却别有一番风味。”苏瑾举起相机,对着斑驳的墙面来回调整焦距,“你看那些裂缝和老旧广告牌,像承载了很多回忆。拍出来再加些后期效果,或许能让‘记忆褪色’的主题更鲜明。” “嗯。”陈墨点头,转而低头在速写本上画了几笔。他对于光影落在残墙上的细节极为在意,甚至想用粉彩或炭笔多做几次尝试。
拍摄的间隙,苏瑾也不忘继续与陈墨交流:“对了,我听朋友们说,你在我们学校已经算是小有名气的画家了?” 陈墨讪讪道:“谈不上什么名气,只是偶尔有些作品被老师推荐出去参展而已。” “我倒是很想看看你的那些作品。刚好这次合